宝爸的亲子AI启蒙课:如何激发孩子思考力与科学育儿

在四月中旬的时候,我和一家机构合作,办了一场亲子AI启蒙线下体验课。

IMG_256

这是一篇针对此次课程的复盘,包含以下内容:

  1. 我为什么要开发这门课程
  2. 这门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3. 此次体验课程内容概览
  4. 课程中使用了什么 AI 工具
  5. 我比较满意的几个环节
  6. 我遭遇的挑战
  7. 我的两点感触
  8. 关于未来的畅想

1. 我为什么要开发这门课程

自从 GPT 从2023年1月份在国内流行起来,我就开始用起来了,每天都花几个小时去研究,真是越玩越觉得有意思。

从2023年12月份起,我开始参与成人的 GPT 职场培训,在我给成人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我发现 AI 能显著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

其实,我不仅是一名 GPT 实战讲师,我还是一名P.E.T.父母效能训练准讲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也做过父母情绪教练和自己的育儿社群。我一直对家庭教育都充满了热情,我想,既然 AI 在职场如此有效,为什么不把这种提效的好处带到家庭教育中去呢?

AI 的出现,对于传统的教育体制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目前,国内教育往往侧重于死记硬背,但这种模式并不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有了AI,我们有机会重新思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再是简单的记忆和刷题,而是更多地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为什么我觉得在当前和未来的教育中,AI 的角色变得尤为重要。

我也希望自己能在 AI 和家庭教育的结合上做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做出点有价值的东西出来。

2. 这门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这次体验课,主要的目标就是让大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有个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这门课,能挖掘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可以让父母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这也是为啥当时招募的时候要求一大一小的原因),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沟通,这也是我通过这门课程希望达到的一个关键目标。

从结果来看,让大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有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让父母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这 3 个目标基本达成了,其他目标还需要继续努力。

3. 此次体验课程内容概览

IMG_257
IMG_258

为了这次课程,我用了一周时间,准备了详细的PPT

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暖场介绍与课程安排

课程开始,我首先进行了一次轻松的暖场活动,介绍了课程的安排和规则,为大家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

2) 利用IP角色引入

为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选择了大家熟悉的动画角色——哆啦A梦,作为引入。通过哆啦A梦的百宝道具,我向孩子们展示了科幻中的许多想法已经在现实中实现。从而引出 “ 多啦 AI 梦” ,让大家对于 AI 产生好奇。

3) AI 应用场景介绍

AI 写作:展示如何使用 AI 帮助写作,增强写作能力。

AI 辅导作业:介绍 AI 如何在数学和英语作业中提供辅导。

AI 口语外教:如何利用 AI 提升口语技能。

AI 绘画:教孩子们如何将他们的想象通过 AI 变为现实的画作。

4. 课程中使用了什么 AI 工具

因为魔法限制问题,我主要使用了名为“豆包”的 AI 工具。

选择豆包的原因是,在众多国内外大型 AI 模型中,豆包在与孩子的互动上显得尤为友好,孩子们也能较快上手。豆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声音非常接近真人,这让孩子们在与之聊天时感觉更加自然和愉快。

IMG_259

从现场反馈来看,豆包在提升互动体验方面的表现是相当不错的。然而,它在 AI 绘画和数学作业辅导方面的表现还有待提升,比如在数学作业中,豆包倾向于直接给出答案,这点在未来需要选择更加适合的工具,比如可汗学员的 AI 老师 Khanmigo。

5. 我比较满意的几个环节

1) 自我介绍环节

IMG_260

在课程的开始,我安排了一个自我介绍的环节。不同于常规的自我介绍,我让父母和孩子互相介绍对方,不仅仅是名字和年龄,更重要的是,要介绍对方的优点或者擅长的事情,我称为“两把刷子”。

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父母重新发现并肯定孩子的优点,从而加强他们之间的正面互动,也让其他参与者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

尤其是当孩子们互相介绍父母时。这一环节不仅充满乐趣,还能引发深思。

例如,一位小男孩在介绍父母时提到“我爸爸特别擅长打我”,尽管这话让现场气氛一时有些尴尬,但也真实反映了家庭中的某些互动方式。

此外,有些父母在描述孩子的优点时显得有些吃力,这暴露出家庭中亲子互动的不足。这些情况促使我思考如何通过课程让父母从新的角度看待与孩子的关系,激发他们意识到需要更多地了解和陪伴孩子。

2) 通过大IP引入课程

IMG_261

在引导教学内容方面,我没有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相反,我利用了大家熟知的动画角色——哆啦 A 梦来引入主题。通过这种方式,我让孩子们了解到,很多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中的事物现在已经通过 AI 成为现实。在介绍完哆啦 A 梦后,我让孩子们直接与豆包进行互动,而不是先解释豆包是什么,能干什么。

3)激发思考的提问

IMG_262

在孩子们与豆包聊天之后,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它是小度小爱同学吗?”、“它是百度搜索引擎吗?”及“它有什么不一样?”。这些问题旨在激发父母和孩子思考豆包与其他 AI 的不同之处,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生成式 AI 的实际应用和潜力。

4) 绘画活动的积极反馈

IMG_263

绘画部分也是大家极其喜爱的环节,孩子们和父母都很享受通过 AI 将想象力转化为视觉作品的过程。尽管有些作品与预想的不太相符,但还是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体验。

6. 我遭遇的挑战

有位家长在上课的时候就特别担心孩子会了 AI 后会玩物丧志(因为孩子问了很多关于奥特曼的事情),甚至会利用AI来作弊,本能的反对他孩子学习 AI。

关于这个问题,我当时问了他的孩子,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性格特别活泼,表达能力特别强,当时我问他:“你觉得 AI 生成的答案怎么样?”他说:“特别好,好到完美,老师会打100分那种。”

IMG_264

然后我又问他:“那你会直接抄AI给你的答案吗?” 他说不行,我笑着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肯定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不是我写的”,你看,你以为孩子会作弊,孩子也不傻呀,哈哈~

然后我又继续问那个孩子:“那你觉得为什么要写作业呢?”孩子脱口而出:“因为老师让我们写的呀!”“所以你写作业是为了老师吗?”我反问他。

这时候他愣了一下,若有所思,沉默了几秒,然后说:“也不是,我是为了我自己,如果现在我学习不好,长大后就可能找不到工作,因为有很多工作需要有很多知识才能做……”他竟然说了有一分多钟,我被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超强的表达能力惊到了,“你说的真是太赞了!”我给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现在都已经来到了AI时代,与其抗拒抵触,不如大胆拥抱,对于孩子来说,早接触,早学会,就是赢在当下。

IMG_265

当然,很多工具都是“双刃剑”,所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使用AI就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这种深入的交流和提问,我发现激发孩子们的深度思考是整堂课最有价值的。这不仅帮助他们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也让他们认识到,尽管 AI 可以提供工具和帮助,真正的学习和理解还是需要他们自己的努力和参与。

7. 我的两点感触

1) 想,很容易;干,真的不容易

这次课程让我真切感受到,想了那么久的事,真正动手去做的时候才知道难在哪里。准备这个PPT用了我整整一周,把我的设想落到实处,发现理想和现实还是有点距离。

2) AI 虽好,但人不可替代

通过这次实际操作,我发现 AI 虽然在某些方面很厉害,但老师的作用依然很重要。孩子们还是更喜欢跟人互动,机器再聪明也替代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流动。

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特别希望家长们也能参与进来,积极了解和学习这些 AI 技术,最终通过家长来帮孩子更好地利用 AI, 做到对孩子的“因材施教”。

8. 关于未来的畅想

国家现在也推动着人工智能进课堂,给师生们开设相关课程。我觉得,未来用 AI 工具来辅助教学会成为常态,AI 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肯定还会进一步扩展。

我自己也打算在这块儿深耕,继续推动 AI 在教育中的应用。具体怎么操作,我还在摸索中,也很需要大家的反馈和建议。

作为普通人,我们可能无法改学校教育,但我觉得在家里,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根据孩子的兴趣,用 AI 来进行个性化辅导,这是完全可行的。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遇到对 AI + 教育感兴趣的朋友。我真心想和大家一起努力,为我们的孩子在 AI 时代搭建一个更好的成长平台。如果你也对这方面感兴趣,或者有啥好主意、好建议,咱们一起聊聊,一起搞点事情,让教育更加适应未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