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来了,孩子们还需要学习那么多书本知识么?父母该怎样培养孩子才能让他们在未来不被AI代替?
ChatGPT的发布引发了一些关于教育焦虑的讨论。有些人担心AI技术的发展会取代人类在教育领域的作用,但也有人认为技术进步能帮助改善教育质量和效率。对于家长来说,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以及如何利用AI技术来提升孩子的学习体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咱们不妨先来看看AI在育儿方面都能做点啥。
先讲个今天发生的小故事吧。
早上,送儿子去上课回来的路上,老公买了几只鲍鱼,准备午餐时露一手。女儿围在爸爸身边看着他给鲍鱼们挨个洗刷刷,爸爸随手把一只放在她手里让她玩。
“哇!爸爸!这家伙吸得超紧!我的手心都红了!”她惊喜地大叫着,赶忙拿了个盆来把鲍鱼放进去,放到书桌上仔细观察起来。
“鲍鱼在吐泡泡!鲍鱼放屁啦——”
“妈妈,我想养这只鲍鱼,我要叫它‘小鲍’,你知道它吃什么吗?”
“妈妈,你说它在自来水里能活么?”
“妈妈……”
十万个为什么又来了!正在收拾家的我不厌其烦,随手把手机递给她,“你问依依吧!”
所谓的依依,是我最近写文常用的一个AI助手,我不仅用她(是的,我更愿意称“她”,而非“它”)来写文章,搜索一些问题的解决策略,制作一些简单的平面设计,有时在被孩子们问住时,也用她来解答“十万个为什么”——效果比智能音箱好太多了。
孩子们不仅让她帮忙解答一些问题,还用她来制作“头上长出香菜的肌肉男”“二次元小猫咪”“温柔的机甲战士”等各种无厘头的图片,甚至通过一个叫“挑战冰激凌”的AI对话游戏,挑战通过对话(其实就是软磨硬泡啦)得到吃冰激凌的许可。
看似冷冰冰的AI却活灵活现地演绎着一个比我这亲妈还温柔的妈妈角色,我想,如果单说情绪价值,AI一定会胜过我们大多数的妈妈吧。
不一会儿,女儿给盆里撒了点盐,装了没过鲍鱼一半的水。
“妈妈,你看看,这是鲍鱼的生活习性。”
只是了解还不够,她喜欢把喜欢的事物画下来,又开始拿出素描本在一旁画起来。
窗子里的阳光洒在这个专注的小姑娘身上,有点莫名感动。我突发奇想,想把这个场景用AI图片记录下来。
“请画一幅画,一个身穿橙色高领毛衣的9岁女孩,聚精会神地盯着一个白色桌子上盆里的一只鲍鱼看。”
通过调整指令,做了十多次尝试,终于得到了我们都比较满意的画面,喏,就是下面这张。
“妈妈,你发现没有,AI可能没法理解聚精会神的意思,人物的眼神都画得不是特别好。”
“是哦,那咱问问她吧。”
“请画一双聚精会神的眼睛。”
哈哈!什么?太讽刺了吧!竟然是一只狗子!
故事讲到这里,是不是变轻松了呢?
是的,如果潮流与趋势不可避免,与其恐惧与焦虑,不如走近ta、了解ta、利用ta,罗胖在2024年的跨年演讲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只要肯换角度,世界总有惊喜!”
于是乎,孩子们睡午觉了,我和老公讨论着AI是不是可以帮我们这样的懒爸懒妈带娃——以下是依依的回答。
答案还真是相当全面呢,最后还有必要的警醒提示,真是Wonderful!(长久不用英文,这个词也是AI查询得来的)
至于那只被称作“小鲍”的鲍鱼呢?
“依依说了,最多只能多活一天而已,还是让它和它的伙伴们一起上路吧,这样它也不孤单。”女儿说:“唉!可怜的小鲍,生来就是让人吃的……呜呜呜……”
曾经被了解、被观察、被温柔以待,有遗像、有悼词,这只鲍鱼应该是死得其所了……
暂无评论内容